经过6年多努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逐渐完备,一条条通道建设加快,一个个港口拔地而起,一座座场站串联成网,逐步实现连点成线、织线成网,铁海联运班列开行呈现量质齐升的态势,成为纵贯我国西南地区的黄金物流大通道。
运量6年增长223倍
7月23日16时许,伴随着阵阵汽笛声,一列满载化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从位于云南昆明市西郊的读书铺站缓缓驶出,一路向东南驶往广西,将于约30个小时后抵达广西防城港。
“为做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服务,我们认真研究班列开行方案,采取优先提报计划、优先配箱、优先装车、优先挂运的‘四优先’措施,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车务段读书铺站站长王绍辉说。截至目前,云南铁路部门累计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433列,发运集装箱4.3万标箱、124万多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导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协调委员会,优化铁海联运班列运输组织,协调港口和海关提高通关报检效率,积极争取政府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努力打造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低的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更加成熟稳定。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规模的提升,给运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车站货场大,进出站车辆也比较多,导致出箱速度跟不上。”重庆小南垭站扩能改造后不久,货主在车站组织的座谈会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曾任小南垭站货运主任、现任重庆车务段货装科助理工程师的吴春艳面对面与货主代表沟通,广泛了解企业需求,将收集的问题分组归类。吴春艳牵头组织强化硬件和软件设备,研发使用了集装箱箱调系统,并举办客户培训会,解决了找箱难、等待时间长、手续繁琐等系列问题,优化了业务办理流程,获得了客户好评。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南向通道——南昆铁路,加强与广西北部湾海港沟通协调,优化“门到港”“门到门”流程与环节,深化铁路、集装箱码头、船公司之间的互动合作,实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常态化开行。探索培育“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铁路国际联运新模式,充分发挥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的物流集散和枢纽联通作用,拓宽进出口货物品类,做大跨境货物运输市场,辐射南亚及东南亚国家,促进区域贸易合作。
6年多来,在各方努力下,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集装箱运量实现强劲增长。2017年到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送集装箱货物分别为3382标箱、5.34万标箱、9.4万标箱、31.3万标箱、63.2万标箱、75.6万标箱,6年增长了2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