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本届跨境电商交易会设供货商展区、跨境平台展区、跨境服务商展区、进口展区以及省级海外仓专区和中心体验区,吸引10余家头部电商平台、超300家优质企业参展。
“随着企业强化全球品牌能力建设,我们拓展海外市场的成绩越来越好。”福建一笔成服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庄小清介绍,公司最近在赶制一批出口海外的服装,这款产品插上充电宝即可实现自主控温,是公司自主品牌,这两年一直是海外爆款。
庄小清表示,企业现在不再依赖过去海外客商下订单的传统外贸模式,自主品牌越来越受海外消费者青睐,B2C(企业对个人)的销量不断扩大,目前约九成订单通过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跨境电商平台完成,预计接下来销量增长1倍以上。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中国跨境电商为全球好物搭建展示、交易平台,成为地道、优质、新潮商品的聚集地。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卢旺达的辣椒酱、肯尼亚的红茶、加纳的巧克力、坦桑尼亚的腰果……如今正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湖南长沙非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电商平台Kilimall成立于2014年,90后非洲小伙西拉斯·穆西约卡在这个中非跨境电商平台已工作5年。他介绍,在Kilimall,目前已有近3000名非洲青年创业者开了自己的小店,借助这个跨境电商平台,非洲好物不仅进入中国市场,更开始走进全球消费者的购物车。“中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功探索可以帮助非洲国家填补供应链和技术方面的空白,值得借鉴。”穆西约卡说。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背后,有企业的拼搏创新,也离不开服务创新、支持创新的环境。
6月12日,海关总署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6条措施,其中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服务外贸创新占据了重要位置。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介绍,近年来,海关针对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和特点,出台了不少不同于传统贸易的通关管理制度,“量体裁衣”打造了适合跨境电商特点的海关监管模式,有力促进了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发展。
聚焦企业需求,此次出台的16条措施强调有序开展跨境电商海关监管综合改革,研究完善跨境电商网购保税监管制度措施。实现电子缴税功能,便利企业线上办理缴税业务。针对企业退货难问题,优化跨境电商商品进出口退货措施,完善升级退货中心仓功能,试点开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跨关区退货模式,研究扩大跨境电商一般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试点。
日前,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电子支付功能成功上线。该功能上线后,企业一票税款电子支付交易从发起支付请求到收到海关成功核注回执总共用时约30秒,省去了打印和传递纸质凭证、逐笔勾对核销税单等手工操作环节,整个流程比以往缩短2-3个工作日。目前,这项功能在宁波、福州、广州、黄埔、重庆、成都等海关试点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