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咨询电话:021-38095999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要闻
行业新闻
/NEWS CENTER
海关总署推出15条重点举措 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作者:zhengxihy | 发布时间: 2023-08-07 | 356 次浏览 | 分享到:
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促进中国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海关总署近日围绕畅通物流、助力开放、培育产业、优化环境四个方面发布15条重点举措(以下简称“15条”),更好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为加速资源要素流通、优化沿线产业布局、服务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促进中国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海关总署近日围绕畅通物流、助力开放、培育产业、优化环境四个方面发布15条重点举措(以下简称“15条”),更好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为加速资源要素流通、优化沿线产业布局、服务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政策聚焦“四个更好”

在近日海关总署举办的例行记者通报会上,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说,此次海关出台15条重点举措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四个更好”概括:

一是更好促进通道跨境物流畅通。“15条”将促进通道跨境物流畅通列为“重头戏”,包括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通关便利化水平,助力国际铁路联运扩容增量,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联动平台,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衔接互通,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一带一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作用等。

二是更好打造西部内陆开放高地。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在申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方面给予支持,加力提升西部地区开放平台能级,推动通道沿线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支持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复制推广,推动开放平台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叠加互促。

三是更好服务沿线经贸产业发展。“15条”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将物流大通道、开放大通道的优势,转化为经贸产业发展的优势。包括加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力度,帮扶指导重点行业、企业充分利用协定规则享惠,助力与东盟产业合作;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进出口情况监测分析,编制“中国—东盟”贸易指数,进一步做好技术性贸易措施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走出去”。

四是更好优化通道发展建设环境。对外,主要是加强与东盟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优化外部环境。对内,主要是强化新通道沿线海关之间协同配合,形成支持合力。如,深化“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一带一路”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促进企业通关和物流作业一站式办理等。

破解“西货东出”困局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4510列,同比增长9%,有力促进了资源要素跨区域流通,大幅降低了物流时间和成本,有效破解了“西货东出”困局。

吴海平表示,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组织形式越来越丰富,物流体量越来越庞大,对海关严密监管、高效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15条”聚焦沿线企业关切和物流发展实际,提出了三方面新举措:

——服务通得更快。比如,支持企业自主选择全国通关一体化、转关等通关模式,灵活运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扩大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应用范围,进一步提升通道进出口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