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咨询电话:021-38095999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要闻
行业新闻
/NEWS CENTER
致公党中央:关于构建我国韧性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提案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作者:zhengxihy | 发布时间: 2023-03-03 | 373 次浏览 | 分享到:

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新征程上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持续攀升。但其发展仍存在瓶颈:全产业链“走出去”任重道远,龙头企业数量有待增加,供应链安全面临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仍受制约等。

当前,一些西方国家不断采取“断链脱钩”等逆全球化举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土化、短链化发展趋势明显,增加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受冲击的风险。

为进一步推动构建具有韧性的国际化产业链供应链,提出如下建议:

一、打造多元供应链,提升区域链条互联互通水平

一是建立区域和国际合作体系,加强稳链固链跨区域协调保障。依托多边和双边机制平台,建立全球供应链应急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共同促进国际物流畅通。积极参与和主导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国内国外双循环产业链供应链拓展延伸,抓住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优惠政策和窗口,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中国企业积极融入国际合作大循环。

二是构筑“一带一路”互利共赢产业链。鼓励国内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经营,建设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促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三是高度重视国际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培育,实现在更高能级上整合国际产业链供应链。

二、扶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强化产业链控制权

一是培育一批站在科技前沿的龙头企业。强化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投入,支持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其为主导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各创新主体资源,协调各创新主体行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二是鼓励有条件的本土“链主”企业整合资源组建跨国公司,通过采取并购全球制造业龙头企业等方式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控制力。

三是支持“链主”企业建设数字化赋能平台,依托龙头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优势,有效辐射和带动供应链上游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能力提升,提高整体供应链韧性。

三、畅通国际间物流通道,助力区域间市场要素互联互通

一是跨国铁路方面,构建西部对外开放门户,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互通。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设更多对外贸易大通道和多式联运黄金走廊。

二是海洋运输方面,在沿海港口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扩大港口富余度及吞吐量,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及国际物流口岸体系。

三是国际空运方面,开发空运航班,提高具有高价值、低贮存期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货运速度,形成海空陆铁联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