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咨询电话:021-38095999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企业要闻
行业新闻
/NEWS CENTER
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出口冷链业务实现“双向奔赴”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 作者:zhengxihy | 发布时间: 2023-05-09 | 370 次浏览 | 分享到:

5月7日,从莫斯科发运至成都的进口肉类冷链班列到达阿拉山口,为全国首批通过中欧班列入境的进口肉类,标志着疫情结束之后,成都国际铁路港进口肉类冷链业务在全国率先完成重启,将助力青白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并可望进一步刺激进口冷链食品消费活力。

“运进来”

疫情结束后 全国首批进口肉类通过中欧班列入境

此次进口肉类冷链班列共3个货柜,货值约200万元,主要为鸡副产品。这批进口肉类搭乘成都中欧班列自莫斯科出发,途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目前已在新疆阿拉山口入境,后将直运成都。

“我们定期沟通解决班列运行中的情况和问题,保证回程线路稳定运行;加强对进口企业申报工作的培训指导,在班列入境前对货物准入进行预审核,并通过快速通关+提前申报、专岗接单、‘7*24小时’预约制查验等措施,提高班列通关效率。”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监管一科科长陶建松表示。

据业内人士测算,通过中欧班列进口欧洲肉类产品,相比海运可节约45天左右的运输时间,相比空运则节约大约1万元/吨的运输费用,大大节约了运输时间、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今年以来,在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阿拉山口海关及阿拉山口站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成都国际铁路港积极推进进口肉类冷链业务重启,通过对接进口肉类企业、梳理完善业务流程、协调解决堵点和痛点,为进口肉类冷链业务的全面恢复做好充足准备。

“走出去”

川鳗首次搭乘中欧班列出口国外

5月9日,20吨四川产鳗鱼加工制品将首次搭乘成都中欧班列出口俄罗斯,班列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十余天后将到达俄罗斯谢里亚季诺。这是成都国际班列在此前冷链生鲜蔬菜、水果、肉类等基础上,冷链运输品类的再扩大,为川内生产型企业提供了一条较空运、海运来说实现低运价、高时效的运输通道,推动生鲜产品不断“走出去”。

据发货方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明国介绍,他们的养鳗场每年能养殖出活鳗1200吨至1300吨,经过加工大概能得到800吨左右的熟制烤鳗产品。加工好的鳗鱼产品99%都从青岛海关,经由海运出口到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家。

但受国际大环境影响,海运出口受到冲击。“海运的话,正常情况下大概需要45天左右,如果遇到台风等不确定因素,时间就更不确定,在途3个月时间都有可能。”沈明国意识到,必须打通一条直通海外的出口通道。

成都中欧班列帮他实现了梦想。

中欧班列有较为成熟的冷链运输技术,而且开行稳定、性价比极高,他决定亲自“试水”。

为了帮助四川产鳗鱼加工制品顺利出国,成都国际班列公司主动服务,协助企业做好冷冻箱测试工作,经过近3个月的不间断测试,终于获得成功。